首页 > 文教卫生文教卫生

平邑兴蒙学校:铸魂强基多维赋能党建领航促发展

2025-11-17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一面旗帜,引领方向一个堡垒,凝聚力量。平邑兴蒙学校党总支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将党支部建在学科组、年级组上,通过多维赋能、多渠道挖潜,点燃党建领航“红色引擎”,激发党员教师的先锋领航作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新鲜动能

铸魂强基:构筑前沿阵地,让堡垒“强”起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建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关键在于组织体系是否坚强有力。学校党总支探索组织设置创新,推动党支部向基层教学单元延伸,构建起“党总支—学科/年级党支部—党小组”的三级组织架构,实现“支部建在学科组”的创新模式。根据学科相近、年级相邻、活动相便的原则,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组和各个年级组分别建立党支部使党支部不再是悬浮于业务之上的抽象存在,而是深度融合于每日教研、每次备课、每堂授课的实体组织。支部会议与学科教研、年级管理会议协同召开,党建要求与业务部署同步落实,确保了党组织工作灵敏高效,指令便于直达一线。选拔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骨干教师担任支部委员,实现“党建带头人”与“业务带头人”一肩挑。他们既懂党务又精业务,能够精准找到党建与教学的结合点,使党建工作更具亲和力与针对性,真正成为团结凝聚教师队伍、攻坚克难的核心。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但同时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将政治理论学习与课程标准研讨相结合,将党性分析与教学质量反思相对照,使组织生活成为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双提升”平台。

多维赋能:历练先锋队伍,让旗帜“扬”起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学校为每一面“旗帜”提供丰沃的土壤和广阔的天空,通过多渠道、立体化的赋能体系,促使党员教师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领航”。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理论学习机制,通过专题读书班、理论研讨会、线上学习平台等形式,引导党员教师深刻领会新时代教育方针政策,筑牢信仰之基。组织开展“教育初心”大讨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题论坛等活动,不断强化党员教师的身份认同、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实施“党员名师”培养工程,鼓励并支持党员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争当课改先锋、科研能手。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要求党员教师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中亮身份、做表率。开展“党员示范课”“党员精品课”展示活动,将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每一节高质量的课堂中。建立党员项目攻关小组,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由党员骨干牵头进行集中攻关,展现党员的攻坚能力。

融耀校园:注入特色基因,让品牌“亮”起来在推进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学校注重避免“千校一面”,着力挖掘和融入具有本校特色的“兴蒙元素”,使党建品牌可识别、有温度、能持久。将党建工作与学校历史文化、校风校训传承相结合。深入挖掘“兴蒙”二字所蕴含的“兴教启智、蒙以养正”的深刻内涵,引导党员教师将其内化为教育教学的行为准则,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在校园环境布置、文化活动开展中,巧妙嵌入党建标识和红色文化,营造“红色兴蒙”的浓厚氛围。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育人成果上。学校将党员教师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爱帮扶困难学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突出事迹,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通过评选“兴蒙育人先锋”“最美党员教师”等,大力宣传表彰,让榜样之光照亮整个校园。

通过“支部下沉”铸强堡垒,“多维赋能”淬炼先锋,“兴蒙元素”点亮品牌,将党建工作的“组织力”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生产力”,将党员的“先进性”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效性”。让每一位党员教师成为冲锋在前的旗帜,让每一个支部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携手并肩继续书写兴蒙学校辉煌篇章!(邢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