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头条今日头条

平邑县第四实验小学四举措筑牢学生常规习惯

2025-11-05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平邑县第四实验小学立足学生成长规律,以“细、实、活、恒”为原则,通过四项具体举措将常规习惯教育融入日常、落到实处,助力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以规范细则为纲,让习惯养成有标准。为避免常规教育“模糊化”,学校从“衣、食、住、行”四个维度制定《第四实验小学学生常规习惯量化细则》,让每一项要求都有明确标准、每一个行为都有具体指引。细则涵盖课前准备“三到位”(课本到位、文具到位、坐姿到位)、课间活动“四不做”(不追逐打闹、不高声喧哗、不随地丢物、不损坏公物)、放学路队“四整齐”(队伍整齐、步伐整齐、口号整齐、间距整齐)等多项具体内容,且每项内容均配套“可视化示例”——如“正确握笔姿势”不仅有文字描述,更在教室内张贴分解步骤图;“规范整理书包”则通过微视频形式向学生示范“按学科分类、从大到小叠放、常用物品放外层”的操作方法。截至本学期中期,学生课前准备达标率从开学初的65%提升至98%,课间打闹现象较以往减少70%,细则的“标准化”让习惯养成有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以课堂渗透为基,让习惯养成有课堂。学校坚持“习惯教育不脱离课堂”,将常规习惯培养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习惯养成的“主阵地”。语文课上,教师结合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习惯,教师设置“倾听小任务”,并通过“眼神交流、点头回应、及时复述”等方式训练学生倾听能力;数学课上,教师以“规范书写”为重点,要求学生书写数字时“横平竖直、间距均匀”,对于书写规范的作业,教师会用红笔标注“书写小能手”,并在班级“作业展示角”张贴;体育课上,教师将“遵守规则”习惯融入队列训练,通过立正稍息快静齐等训练,让学生在运动中理解“规则的意义”。经过两个月的课堂渗透,课堂上“举手发言、有序讨论”的习惯愈发浓厚,课堂渗透让习惯养成有了“日常课堂”的支撑。

以活动载体为桥,让习惯养成有乐趣。为避免常规教育枯燥化,学校设计多样化活动载体,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习惯养成的乐趣,实现“要我养成”到“我要养成”的转变。本学期,学校先后开展“习惯养成主题班会评比”“校园常规小达人挑战赛”“家庭习惯打卡活动”三项特色活动。在“校园常规小达人挑战赛”中,学校设置物品整理竞速赛,学生们争分夺秒将书本、文具归位整齐;路队口号创意赛中,各班喊出专属口号,让有序排队成为校园里的亮丽风景;新增的“课间室内操设计赛”,则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与身体舒展需求,自主创编适合课间10分钟的简短操节,既避免了课间追逐打闹的安全隐患,又能快速缓解久坐疲劳,让课间时光既健康又充满活力。丰富的活动载体让习惯养成从“课堂”延伸到“校园”“家庭”,更让学生在乐趣中主动践行好习惯。

以家校协同为翼,让习惯养成有合力。学校深知,常规习惯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因此构建“家校协同”机制,形成“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的习惯养成合力。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习惯养成专题家长会”,向家长解读《学生常规习惯细则》,结合课堂、课间、就餐等场景中的真实案例,让家长清晰知晓“课堂专注听讲”“课间文明活动”“有序整理物品”等习惯的具体标准;建立“班级家校沟通群”,及时反馈学生在校习惯表现,家长们也常在群内咨询问题、交流心得,群内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此外,学校还不定期设立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观察学生课间活动、路队秩序、食堂就餐等情况,家长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均被学校采纳。家校协同机制打破了学校单打独斗的局面,让习惯养成有了家校合力的支撑,也让好习惯在学校、家庭的双重引导下愈发牢固。

自四项举措实施以来,第四实验小学学生常规习惯显著改善,得到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未来,学校将继续优化常规习惯教育举措,不断探索“习惯养成+”新模式,让好习惯成为学生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基石,助力每一位学生成长为“品行端正、习惯良好、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邵亚文 李本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