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各地山东各地

【沂蒙教育】习惯养成育新苗 立德树人谱新篇

2025-09-18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请同学们保持正确坐姿,胸离桌边一拳距离……” 清晨的平邑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第三校区里,班主任李老师正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前习惯训练。这是该校推行“习惯养成教育工程” 的日常一幕。  

      新学期以来来,该教育集团各校区以“好习惯早养成,好人生早奠基”为育人理念,通过制度引领、课堂渗透、实践赋能、家校联动四项举措,构建起全方位的习惯养成教育体系,让文明素养在校园落地生根。

      制度先行,搭建习惯养成 “坐标系”。各校区成立由校长牵头的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结合学段特点制定《学生习惯养成指南》,将习惯培养细化为学习、生活、行为三大类 28 项具体目标。低年级聚焦 “整理书包、正确握笔” 等基础能力,中年级侧重 “课前预习、按时作息” 等自主管理,高年级强化 “诚信友善、责任担当” 等品格素养。为确保落实,学校推行 “星级习惯评比” 制度,每周评选 “习惯之星”,每月公示班级养成进度,将习惯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形成 “人人争星、班班创优” 的良好氛围。“以前孩子总是丢三落四,现在每天自己整理书桌,还会主动规划作业时间。” 三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对此深有感触。

      课堂渗透,激活习惯培养 “主阵地”。各校区将习惯养成融入学科教学全过程,打造 “习惯养成微课堂”。语文课上,教师结合《弟子规》讲解礼仪规范;数学课通过错题本整理培养严谨态度;体育课借助队列训练强化纪律意识。自本学期起,各校区开设 “习惯养成主题班会”,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讨论实践,如 “拒绝挑食” 主题班会上,学生通过分组制定营养食谱、分享就餐礼仪,逐渐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此外,第三和文化路校区创新推行 “师徒结对” 模式,由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弟学妹,在晨读、值日等场景中传递良好习惯,实现 “以旧带新、共同成长”。

      实践赋能,搭建习惯践行 “大舞台”。校园内,“文明监督岗” 的学生志愿者每天巡查课间秩序,“环保小卫士” 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校园外,学校组织 “社区实践日” 活动,学生走进敬老院打扫卫生、参与交通疏导志愿服务。针对节假日,第六和南校区校区设计 “习惯养成实践作业”,寒假的 “家庭劳动打卡” 让学生学会扫地、洗碗等家务,暑假的 “阅读马拉松” 培养持续阅读习惯。五年级学生张同学在参加 “跳蚤市场义卖” 活动后写道:“从整理义卖物品到礼貌推销,我不仅学会了沟通,更懂得了坚持的意义。” 这些实践活动让习惯养成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实现知行合一。

      家校协同,凝聚习惯培养 “向心力”。该教育集团主校区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普及习惯培养方法,每学期举办 “家长课堂”,邀请教育专家讲解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庭礼仪教育技巧” 等主题。同时,开展 “习惯养成家校共育” 活动,家长每日在班级群反馈孩子在家表现,教师定期给出针对性建议。学校还制作《家庭习惯养成手册》,收录亲子互动游戏、习惯培养案例,帮助家长科学育儿。“学校发的手册特别实用,我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亲子阅读计划’,现在每晚的阅读时间成了我们最珍贵的互动时刻。” 四年级学生家长刘先生说道。

      如今的平邑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区,课前准备井然有序,课间活动文明有序,就餐时安静光盘,放学时队伍整齐。良好的习惯不仅让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该教育集团总校校长王善红表示,习惯养成非一日之功,各校区将持续深化教育举措,让好习惯成为学生一生受益的宝贵财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刘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