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教卫生文教卫生

以青春之名 赴教育之约—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破茧与绽放

2025-09-28 来源:山东速报网 阅读: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源头活水”,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引擎”,是保持教育新生态活力"造血干细胞",她们的成长既传承着资深教师的教学智慧,又携带着人工智能数字时代的创新基因。近年来,学校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舞台,构建了"教学研"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规划:通过校本研修提升教学基本功,依托课题研究深化专业底蕴,借助教学竞赛锤炼实践能力,使青年教师走出一条“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骨干、五年形成特色”的进阶之路,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高艳老师是这个群体中最靓丽的那颗星辰,她在前行的路上一直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引领,协同团队一起成长,以青春之名,赴教育之约,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勇毅破茧与灿烂绽放。

以青春之名 赴教育之约—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破茧与绽放(图1)

一方山水有清音,三生有幸会于此。高艳老师自2020年9月通过考选入职以来,非常珍惜实小集团和兴蒙给予的这个成长历练的舞台,五年来,她在成长路上有困惑,有迷茫,在她内心深处,感受最多的依旧是经历了挑战后的收获喜悦。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山上不知不觉,她融入兴蒙这个大家庭已经有五年了,伴随着五月的清音歌鸣,岁月流转,回想初到兴蒙时的懵懂和羞涩感觉一切都是新的,教学管理和育人方式都更加精细化和体系化,和之前待过的乡村小学完全不一样,这都让措手不及,面对崭新的环境,略显紧张与不安,更多的是未知和茫然。在困惑之中,她幸运的遇到了指路的明灯,2020年10月,在新教师培训会上校长激励青年教师的那些话语直到今天仍然在耳边回响:“做一个永远向上的学习者、做一个有温度的引路人、做勇于创新的新时代教师”!每一句话都像一光指引着,温暖着,在追光前行的过程中,有热血、有感动,有关怀,有来自同事的帮助,更多的是她自己的勤奋努力。聊天时,她时常说自己是幸运的,时光不断赐予她幸福的温度,成长路上虽然磕磕绊绊,但未感到太崎岖,因为总有一双无形的手帮扶一步一步站稳讲台,绽放自己她常说,仿佛从入职第一天起,学校就为她们年轻人量身定制了成长路线图,让她们少走弯路,得以快速成长。

以青春之名 赴教育之约—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破茧与绽放(图2)

记得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中,与李贵杰、时艳两位资深教师结为师徒,让她很快学到了许多看似简单自己却未曾想过的细节:如在学生演草本上压上一块大理石会更工整彩虹收作业二次复批换个颜色的笔更清晰用一个例题创造一个数学画等等

“不起高台上,怎筑摘星楼”珠峰之所以称为珠峰,在于青藏高原的托举。校长多次在培训会上说要老师们做终身学习型教师,只有见过世界的老师,才能把世界教给学生。她始终认为:教师自我成长的三把钥匙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走。学校竭力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学习成长的平台,选派青年骨干外出学习,举办公开课,研磨示范课她深知,这是过去在原来学校从没的学习平台,这样的学习机会让倍感珍惜,这不仅仅是学习,更是热爱和责任,学而知不足,不足而知学,要想出众,深耕自己是关键,向下扎根,向上成长。每次的学习认真做笔记写感悟,不敢丝毫的马虎,快速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再分享给年轻的同事共同进步。教育集团提出的“生本课堂”“深度教学”更让转变了教学的观念和方式,学校业务校长告诉“当课堂生辉,人生也会出彩”,一次次地组织教研团队深入课堂,听评研一体化,优点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指导她一步步成长,每当怀疑自己的生本堂效果时,总能想起校长激励自己的那些有力量的话再次让自己轻装上阵。生本课堂实施,她开始大胆尝试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每一次的公开课、示范课当作是练内功、丰底蕴、强力量的重要途经。在不断尝试的路上,困惑和不解,但是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情,在学校领导的殷切关怀,资深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当孤军奋战变成团体合作,一切挑战便不再那么可怕。成长的推手就是不断学习开始大胆尝试走出校园,走进县里,走进市里,走进省里,一次次备课熬至深夜,一次次磨课认真修改,一次次聆听点评教诲,一次次重振旗鼓,一切埋首努力仍历历在目,每每回首总让她热血满怀。  

以青春之名 赴教育之约—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破茧与绽放(图3)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2023年教育局对县区教学业务视导活动中代表学校参与课堂教学亮相课,深受市县局各级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她所任教班级的教学成绩多次获得教育集团头名。2024年先后获得了“临沂市教学质量奖”,省级优课一等奖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省级一等奖。连续3年参加了县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获得驻城组一等奖的佳绩2024年获得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信息化融合课程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2023年秋季开学之际,她刚送走六年级毕业班,校长鼓励她应聘年级主任这个岗位,当时的心情更多的是紧张与不安,没干过、怕不行,恐怕辜负领导的信任和期许。唐校长鼓励她说:当教师就要敢于尝试任何学科教学、任何岗位管理,他一句鼓励的话“放手干,相信你可以干好”让备受感动和鼓励,也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使她由焦虑走向坚定。在追寻光并努力成为光的时候,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发散光,点亮更多的光,并守护她们熠熠生辉,年级主任这个岗位给予了她完成心愿的又一个绚丽舞台。一年级开学典礼的前一天带领年级的老师工作到深夜发的朋友圈:“久违的感动,像当年高考,和同学一起努力奋斗的充实和感动终身难忘。一人强,不是强,再强也是一只羊。团队强才是强,团结起来就是狼,只有团结才有强大的能量,凝聚在一起才是团队!”

以青春之名 赴教育之约—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破茧与绽放(图4)

组建一年级教师团队时,12班主任5位年轻教师是第一次担任2位备课组长也是第一次尝试,毫无经验可谈,在们身上她也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工作热情高,但经验不足;想把事情做好,有时结果却事与愿违。在其位谋其政,深知自己现在还肩负着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成长的责任。还要带领他们一起优秀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技巧制定班务工作计划进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群学习家校沟通以及观摩他们的班会课等等。平时的工作中,每每遇到与家长沟通的难题,都会手把手教他们沟通技巧及谈话艺术,搭建家校社联系的桥梁,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理解。在教学上,由于年级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多,搞师徒结对活动只好让徒弟进师傅的学科群,徒弟先听课再上课,王振华老师连怎么摆放作业都会告诉徒弟董娜老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去年她们迎来了济南支教老师,送来了前瞻的教学理念,她紧密抓住这样的机会,她鼓励老师们走进支教老师王辉东美术课堂去欣赏去学习。她深切希望每个人在追寻光并努力成为光的时候,能更好地发散光,去点亮更多的微光。

以青春之名 赴教育之约—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破茧与绽放(图5)

2023年集团推行年级主任实体管理制入班办公”以及“全员导师育人制”试点管理。王校长提出“先育人再教书,先成人再成才,办没有围墙的学校!在这种教育情怀指引下,让教育纠偏回归本质。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年级管理也有了方向和目标,通过全员导师育人活动传递温情,温暖“一颗心”。落实“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的理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状况。导师与受导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拍摄全家福,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导师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关注点滴进步和特色展示。学期末,导师受导学生写一份教育述评,全方位记录成长。让教室和连廊的每一面墙都说话,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年级活动:踏青春游活动、课间自主游戏、趣味运动会、小科技小发明、跳蚤市场、歌唱比赛等活动,启智润心,快乐同行,育人目标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家校携手,护航成长,开展家长课堂,搭建家校共育桥梁,全员导师育人工作的实施得到了家长的关注和社会认可。

以青春之名 赴教育之约—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破茧与绽放(图6)

学校“助人做最美的自己”理念引领下,在团队新生力量共同努力下,先后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在刚刚过去的3个学期中二年级团队在集团组织的测评中有2次获得综合评价第一的佳绩语文数学学科成绩也均名列前茅。教师成长方面:县班主任基本功一等奖、县优秀班主任、语文县优质课一等奖、数学县优质课一等奖、语文团队优课市级一等奖、数学团队一师一优课省级一等奖、市教学成绩奖、县教学质量奖。特别值得高兴的两位年轻备课组长在入职第一年就分别获得了“县教学成绩奖”“基本功一等奖”,更让开心地是在全员导师育人新生态教育指导下,孩子们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在市县各级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

以青春之名 赴教育之约—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破茧与绽放(图7)

青春之“字典”无困难之字:凡事找外因,十年都是一个样子,凡事找内因,每天都是新样子,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走,用力成长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作为青年教师,时当勉励,江河无停留,枫不经霜叶不红,成长就是一个苦乐并存的过程,感到艰辛的时候往往是进步最快的时候,多啃“硬骨头”,多接“烫山芋”,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守着一点拙气的莽撞,有时会有最质朴的获得。面对困难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更要有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决心和行动! 年轻有时是短板,但也能成为青年人的最佳优势。

以青春之名 赴教育之约—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破茧与绽放(图8)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来栖。她常说,最炫酷的教育人生,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怀揣勇气,披荆斩棘后,一脸骄傲地说:很难但是我可以。在这种正能量效能的带动下,我校青年教师正以“奔跑者”的姿态在立德树人赛道上奋力前行,用青春力量书写美丽的教育华章!